黃漢勛:螳螂小架式拳
发布日期:2025-10-09 06:51    点击次数:129

自序

螳螂拳傳自北方,是以稱謂上每多北方之習慣,卽如架式二字乃粵人所稱之姿勢耳!螳螂拳中有大小架式之分,大架式者採取開盡拳腿之勢,小架式則較柔活而側重於腿,與他拳乃別開風格者,且簡短淸晣為難得而可愛也。拙著首先完成三花手,而後再編斯大小架式,再欲編者厥惟各路「摘要」與「螳螂出洞」及「螳螂偸桃」矣。余將繼續此精神而先後完成之,俾有好於螳螂拳術者得連續研究之便,抑亦聊盡一份子之責任耳。己亥初夏 黃漢勛於螳螂樓

第一式:背轉雙蓄勢

說明:假定是由東方作起點者則我應面南,背北,左東,右西而立,目注視西方,雙脚合攏,雙手握拳抽至腰之上為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雙手握拳者可使臂部緊束而含有雄猛之力道者,抽高則有擴大胸部之作用,固未能使拳脚上有所發揮也。

第二式:入環右滾手

說明:循上式,向西推進,先開右脚,繼跟左脚以成為入環步,兩拳同時化掌自腰部向右前方撥去,右長而直,左短而護於右肩之上,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自我右方擊來,先坐馬低勢以讓之,復以滾手法分長短兩手撥出,長者主攻,短者守護,實寓有旣攻且守之意也。

第三式:進右漏手式

說明:循上式,雙脚同時溜進仍為入環步,雙掌隨步轉下,反由右外撥返左方(與上式頗類同一姿勢,惟其攻擊目標則成相反。)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欲卸夫我之滾手,我迅卽改用漏手進擊,使彼無從躱避,滾漏手為螳螂拳慣用手法之一,且是具有連環性之作用,各拳中之有此手法者類皆如是,用此必以輕靈捷疾為可取,倘强作剛手推進,則與原意為大相逕庭矣。

第四式:入環右腰斬

說明:循上式,先進左脚,跟進右脚以成左入環步,左手化拳曲肘橫架於頭上,右掌收後再斜斜切出,便成腰斬之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避過我滾漏之法,卽自我頭疾劈一捶,我先以左手架掠之,再進馬緊食其步,同時更以右掌切其腰部,使其重心失去平衡,而為我所乘矣。

第五式:登山左圈捶

說明:循上式,左脚開前以成左登山步,左拳隨步自左方圈過右方,至中央為定點,左拳與右掌相碰時乃發出「必卜」之聲,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側身閃過我之腰斬,我不俟其有時間上之猶豫立卽以上架之捶橫圈其太陽穴或頸項之間焉。上式為百份之百柔手,此式則為大剛之手,亦卽是由柔變剛之法也,螳螂拳之練習者必先分淸剛柔,然後配合時間,如是則練之者必易得到正確之進步矣。

第六式:登山左崩捶

說明:循上式,原步不變,左圈之捶先由上轉下,復由內轉出,反捶自上打落,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坐馬避過我之圈捶,我一擊不中,當卽改用崩打法迎頭劈之,使彼欲再低馬亦無能為矣。圈捶崩捶為順勢,反之則搜遍全部螳螂拳皆無之者,亦屬連環之一,且為持續用剛手之着也,驟視似為短手,但實際使用時則可擊及遙遠距離之敵體也。

第七式:七星左刁手

說明:循上式,右後脚一曲一坐,左前脚趾部一蹺卽成七星步矣,右拳收腰,左手化作刁手,肘部往下一沉,卽成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招去我之崩捶,更以另一手自我左方反攻,我立卽改前實之步為虛步,求解其勢,同時漏去左手以刁來手。圈捶崩捶俱是向前伸展之勢,此式則為畧退而寓守於攻之法,刁手為螳螂拳常有慣用之法門,亦是柔手之封閉法,許多攻勢皆由此而產生者,勿小覷其柔軟乏力為不足取也。

第八式:七星右補捶

說明:循上式,進右脚亦成七星式,右拳自腰部衝出,至中途與左掌相碰發出「必卜」之聲,然後左掌乃貼於右肩之上,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我旣刁得來手當卽進馬以另一手攻彼,使彼無掙脫之機會也。螳螂拳每於刁手後多以補捶為殿者,查其意是補刁手之不足耳,且刁為柔而僅負責進攻上之橋樑而已!復加一補捶則攻擊之目的由是乃可完成矣。

第九式:雙封手扑腿

說明:循上式,先提起右前脚復殿落地,當殿落時左後脚卽自後以扑腿法扑進矣,雙手同時化作封手翻過右方,惟至定點時則已變為雙拳,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擬將我手撥過左方以解我補捶之勢,我卽用先封閉來手,再翻身撲腿以剷其前鋒馬。使彼上下路俱受嚴重之威脅,扑腿乃亦步亦腿之兩用法,旣可減小上路之被擊,又可藉此而制敵於無法抗拒之境者。

第十式:右前掃膛腿

說明:循上式,雙拳化掌由右方轉過左方按地,右後脚由右方直掃過左方,掃時須全脚貼地為合,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擬提腿避我之扑腿,我不待其脚着地,迅卽用右脚自後疾掃之,使避無可避也。單是看圖片所示則與扑腿無異,惟扑腿是直剷法,此掃膛腿則自斜方橫掃者,其出發點與實際功用上有頗大分野也。

第十一式:左後掃膛腿

說明:循上式,雙手自左後方轉移,左後脚自後方循背後轉掃向前,(此是倒掃,與前後兩式均不同。)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我直掃而前之法為彼躱開,於是我乃改用由後掃出之法,欲使彼不及防也。凡用掃膛腿者如祗一着則其威脅性不大,但能以連續性使出頗使遇之者每感應付之不易,因此本拳之組成卽具備扑腿及左右前後之掃膛為可取也。

第十二式:右前掃膛腿

說明:循上式,雙手先轉過左方,再用右後脚循面前掃過前方(與第十式同),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雖與第十式相同,惟合此方足發揮全拳之精華也。凡練習掃膛腿首先須練之至精純快捷為初步基礎,再進則需練腿勁,腿勁之練成比拳勁為難,必先具腿部柔活,進而自硬掃入手轉為柔勁,雖遇落地生根之步馬,吾亦可稍着勁卽能撲跌之為功之上乘也。

第十三式:七星雙刁手

說明:循上式,踏實右脚,拉起左脚以成左七星步,雙手化為刁手從下提起至與耳部看齊為合,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為避開我連續之前後掃膛法乃疾走我後方,或有另一人自我後方攻來,我迅卽轉身易馬,同時更以雙刁手法以迎拒兇猛之勢。吾人練螳螂拳之單刁手則夥矣,惟雙刁手實小之又小,設遇對方雙捶揮擊我左右太陽穴,而我又必須招迎者,則此手乃大派用場矣。

第十四式:入環雙屯掌

說明:循上式,左前脚往前踏進半步,後脚跟入以成入環之勢,雙刁手同時化掌自胸前直出,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雙手已為我雙刁手所封閉,其胸脯部份必暴露無遺,我乃緊食其弱點,立卽進馬以雙掌直屯其胸部。我雙刁手是全身畧向後移者,此式則步隨手進而標入,勢順力强為其特優之點也。

第十五式:登山左揷掌

說明:循上式,踏右脚,進左脚以成登山步,左掌先收腰部然後直揷而出,右拳收腰部不動,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退馬以避我之雙屯掌,我卽用踏步法跟進一步,再以左揷掌進擊之。雙屯掌是採取正面直擊法,單揷掌是徧身側馬而溜步者,前者為合掌分力,此則分掌集勁,正是各有千秋也。

第十六式:登山右補捶

說明:循上式,進右脚以成右登山式,右拳自腰部直出,至中途與左掌相碰,而發出「必卜」之聲,便成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退馬避過我左掌,我卽以右拳塡補右方之空虛。揷掌是集中力道進攻左方者,彼此必感右方為空虛無疑,我若不再由彼方右進攻實無異給予機會使彼由我右方攻來耳!因此我必須把握機會,毋蹈「一朝縱敵數世之患」之惡果也。

第十七式:蹤跳穿心腿

說明:循上式,先將右前拳化為封手,提起左後脚,如「過渡式」。

图片

再蹤身直前撑出踏地之右脚,左捶同時打出,而右拳則往後拉齊肩為止,如『定圖式』。

图片

功用:彼擬以手來搭我之右捶,我乃順手封之,蹤身衝前並以撑腿法撑之,右手封而往後力拖,左拳照口面打之。

第十八式:跌勢右叠肘

說明:循上式,先將全身向上抽起,連踏地之左脚亦使之凌空,再兩脚同時以如跌下之狀而落地,斜線作登山之勢,右手曲肘向前叠出,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以我凌空而起乃突然自我中路攻來,我卽採用如醉酒拳中之跌狀落下,旣使步法穩定又可同時以叠肘法橫壓來手。

第十九式:七星雙擊掌

說明:循上式,先將右脚移正線以成右七星步之勢,雙手化掌,右者自前反擊,左掌則向前迎之乃成相擊不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我叠肘為彼沉肘消去,彼更乘我一擊不中之後出手由我左上方擊來,我乃用雙擊掌法破之。

第二十式:進式反衝爪

說明:循上式,先提起右前脚探進約有半步之遙,再拖進左脚,仍為右七星步,右掌則化作刁手,用反刁法跟步衝出,左掌緊貼右肩之上,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手為我雙擊掌所糾纏,乃欲掙脫之,我隨卽拖步跟進以反爪衝擊其肋內部。

第二十一式:馬式反捕蟬

說明:循上式,先將七星之脚往左方踏去,而左脚則向左方移開以成馬式之勢雙手自面前繞過,轉如一圈形之狀,而成為左直右彎之雙刁手,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忽走我後方,擬自我腦擊來,我卽反身轉勢,先以右手刁去來手,左手轉取其喉部或抓眼睛,此種手法在螳螂中為不多見者,為陰手而具有最迅速之實用攻擊法也。

第二十二式:橫圈大擺蓮

說明:循上式,右拳以圈捶之狀向前圈去,同時右脚亦以撑腿之法,由後橫掃而出,腿愈高愈妙,惟須手脚合一方可使重心得以穩定,踏地之脚亦隨勢而移動,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架去我鎖喉之法,我卽改以上圈捶,空中掃腿之法同時進擊,使其無處躱避也。腿在水平線上橫掃者名曰擺蓮腿,進擊目的是以腰背為蒿矢,發出力道至為强大,但須多練與恰好機會方能致用。

第二十三式:登山掛統捶

說明:循上式,先將擺出之右脚轉返後方而踏地,兩手仍照原狀垂下,再自左方轉出以成左登山式,左手化拳曲肘橫架於頭上,右拳則自腰部打出,即成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當我轉身擺蓮之後,彼必跟入攻擊我後,因此我乃有此着以殿其勢,使彼無害於我也。

第二十四式:登山封統捶

說明:循上式,由右方全身轉歸後方,先踏右後脚,再進左脚以成左登山步,兩手同時由上封落,再統出右拳卽成,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由我背後突擊一捶,我迅卽殿步轉身易勢,先以封手解去來手,復加一拳卽可化險為夷矣。敵我對壘中突多一敵人為作戰上之重大打擊,古云:「雙手難敵四拳」今人動輒侈言可敵數十人者是自欺欺人語耳!試思敵我同一技術,同一造詣,亦有此可能否?除非是去醫院去襲擊病重之人耳。

第二十五式:穿劈左軋脚

說明:循上式,先進右脚仍為登山式,左手自腋下穿出至右拳鋒外,如「過渡式」。

图片

再將右拳拉後,左手收回腰部,右拳微曲肘部由前劈返,同時左脚由後橫軋而出,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以來手握吾手,我卽以左手穿之,先將被捉之手解脫,再伸手往前劈之,更以左脚橫軋其脛如彈腿之第一路焉。

第二十六式:登山左統捶

說明:循上式,先將軋出之脚往後撤退以成右登山式,右手收腰,左拳則自腰部統出,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坐馬分上下兩手以迎解我手脚之齊攻,我卽收拳撤腿使彼無從捉摸,反以左拳直統其面部。拳擊之道是取上打下,打左防右,打右防左,斯為一定之理,至或其眞或假則卽是文字上之所謂是也,孫子兵法云:虛者實之,實者虛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有如陰陽之難知也。

第二十七式:劈軋右撩腿

說明:循上式,收左拳,右拳自腰部劈去,同時撩出右脚,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我先以右拳劈去來手,再以右脚撩起,彼乃感中下路俱受我威脅矣。本拳第二十五式是劈手而加以軋腿,則畧短而剛。此式亦是先劈手,但捨軋腿而用撩腿,撩腿此軋腿為長,日目的點威脅性更大,兩者同一手法而變換其腿者正是各有所取也。

第二十八式:撤式反右掌

說明:循上式,先將踏地之左脚以小跳方式往後退約一步之遠,使踢出之右脚跟住撤退,再成為右登山式,兩掌反手分右長,左短同時自上蓋落,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閃開我之撩腿,並擬衝入求反擊,我以其勢速,乃用小跳返身法撤離,並用反掌法迎頭痛擊之。反掌蓋下驟視之似柔軟無力者,惟久練螳螂拳藝者多知本門拳技中之「大小番天印」常能重創對手,反掌亦斯法之變通而已。

第二十九式:中式右叫圈

說明:循上式,右前脚一拉,左後脚一跟,旣進前又可成為中式步,兩掌化成左陽右陰之封手隨步拖返,迨至定式則變成雙拳矣,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坐馬以拳攻我中下路,我亦用低馬叫圈法以封閉來手。但凡用封手者首先須分明是全陰手封法抑或是前陽後陰手,全陰手是用全身力道自上壓下如獅子搏兎之勢。陰陽封法則陽者往上抽陰者向下壓,卽是陽者緊握肘部而陰者封腕也,我用力一分乃可斷其臂矣。

第三十式:登山上圈捶

說明:循上式,右脚先進前半步,復撑直後脚以成右登山步,右拳自後下方橫圈而前至正中而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我旣用呌圈法封閉來手,其上乃感空虛矣,於是我乃用上圈捶襲彼太陽位置矣。不獨彼給予我以可襲之機,抑且我叫圈法先已牽彼而來,我再乘勢衝前圈擊之,是勢順而力强實無可招禦之着也。

第三十一式:右抅摟採手

說明:循上式:原步標前仍為右登山式,手則用右刁,左封,再出右拳卽成採手之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初習螳螂者多以為如此繁複雜之手法為難用,迨習之躭久,運用旣純之後便打破最初之觀念矣。且抅摟採手是包括剛柔,虛實,攻守於一着之內矣,抅是用柔手招去敵來之手也,摟是實着之封閉,虛實已分明矣,復加一拳乃進攻也,於是我先柔後剛,先守後攻俱一一做到矣。

第三十二式:撤式左統捶

說明:循上式,原步往後倒退約半步之遠,收右拳,出左拳卽成,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以手來搭我手,我順手封之乘倒退之勢而以左拳衝擊其面部。本拳之二十六式是先以腿分去敵方注視然後用統捶者,此式則是欲進先退以誘敵躁進彼苦受貽則所受者可增强力道至若干倍?其所以區別其他統捶在斯也。

第三十三式:馬式右補捶

說明:循上式,原步左右不變全身衝前以成騎馬式,同時右拳自腰部衝出,便成補捶之勢,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以手來招我左捶,我卽原馬標前用補捶法以擊其心臟部位。合三十一式及三十弍式連同本式卽為螳螂拳之「黑虎偸心」法矣,惟三十二之撤式是可以不用而以標前之法者,因勢利導固不可以成法自累也。

第三十四式:右掠翅踢腿

說明:循上式,先將補捶垂下,然後化成雙掌分右長,左短與右腿同時而出,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招開我偸心之勢,再由上部襲擊我,我乃以雙掌消解之,續以脚撩其下部。掠翅之法其佳妙處是用左短之掌撥去來手,再以右長之掌拍擊其臉傍,不論打到與否皆可收到掩蔽敵視線之效,使我撩腿得順利達成使命也。

第三十五式:登山左直統

說明:循上式,先將踢出之右脚落於面前,再將左脚開出以成左登山式,左拳經過胸前然後直統而出,右拳則斜斜垂於後方,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疾走過我後方,我不俟其手來卽搶先跟其往後之法以直統法攻擊之。此直統法又與其他之統捶法有別,螳螂拳之統捶多先封得來手始予統出者,惟此式則祗隨步轉移而統出耳,且用力發勁上比較前者為更難,練之者祈注意及之。

第三十六式:跨虎單鞭式

說明:循上式,拉起左脚以成左跨虎步,左拳往後拉成曲肘卽成單鞭式矣,右拳仍舊不變,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方欲用手來迎我直統,我不俟其手到卽漏手圈其太陽穴。如以圖形視之似為短手,但其用時乃為極長之手,祗不過由長攻而以定式為短而已,單鞭法為極剛之手,且攻擊處又是最重要之部位,用之受之俱勿輕率出此以也。

第三十七式:雙封手圈脚

說明:循上式,原步向左一扭,兩手則化作刁手,向右後方抅去,如「過渡式」

图片

再踢出右後脚,如『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進前擬自我中路攻來,我卽用雙手刁去之,同時用圈脚法以撩其陰。

第三十八式:跨虎右挑掌

說明:循上式,先原手不動,踢起之脚自面前經過再轉落於後方,如「過渡式」。

图片

再循左轉身,變為左跨虎步,再左,右,左連挑三掌便成為『定式圖』。

图片

功用:彼以手來握我之頭髮,我若被握則全身皆受其危矣,於是我乃用掌分穿來手其險自解矣,仰亦此拳之收式勢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